本网讯 春分时节,万物生发。3月19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武汉市薛峰小学,以绿芽萌动,童梦生根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实践课堂。活动聚焦手工折纸(立体树)、多肉种植与千花团扇制作三大板块,为四十多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手工体验活动。活动以春分为灵感纽带,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节气智慧、生态理念与美学教育深度融合,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知识与创造的种子。
会计学院青协志愿服务队活动合影。 戴圣恒、徐梓洋摄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用彩纸折叠“立体树”。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孩子们跟随指导耐心折叠、拼接,逐渐将平面的纸张变成一棵棵生机勃勃的“春日之树”。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更以“折纸是艺术,更是培养创造力的钥匙”的理念,引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会计学院青协志愿者和同学们折立体树。 戴圣恒、徐梓洋摄
随后是多肉种植体验。志愿者们将一盆盆小巧的多肉植物分发给孩子们,并讲解种植技巧:“根要扎稳,土要压实,就像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踏实前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为多肉填土、浇水,用稚嫩的双手种下“春天的希望”。这一环节以“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为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生命教育,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制作千花团扇。孩子们挑选干花、搭配色彩,在扇面上绘制春日图景。志愿者们适时引导:“每一笔都是对春天的诠释,每一扇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活动现场,孩子们挥洒创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用团扇传递对春天的热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将教育与实践结合,寓教于乐更是将教育的意义进一步加深。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春分文化,更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匠心启迪心灵,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与团队协作能力。”武汉商学院会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文依林说:“志愿服务是双向成长的桥梁,我们愿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实践中绽放光彩。”
(会计学院供稿)
(初审、初校 洪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