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灶台育匠心:烹饪的守正创新之路

发布者:范勇发布时间:2025-04-14作者:见习记者 罗嘉琪浏览次数:10

三尺灶台升腾起人间烟火,锅铲铿锵奏响匠人乐章。在烹饪实训教室这片特殊“战场上,一群教师以食材为笔墨,以灶火为丹青,于氤氲热气中传承千年饮食文明。

破茧:从庖厨技艺到烹饪美学

“人们常将厨师视为重复劳作的颠锅匠,但一盘炒肉丝足以打破偏见。”烹调工艺与营养教研室主任易中新。在他的教案里,火候偏差,翻炒节奏快慢,都会让肉丝失去黄金比例的口感与肌理,这种将烹饪科学化的教学理念,重塑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易中新指导同学们上实训课。胡鐾文摄

面对行业人才缺口问题,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贺习耀表示“年轻人闻油烟而却步,家长视厨艺为末技历经辛勤耕耘,我校的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已跃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前途大有可有。”2024年首志愿报考率达68.49%,从研发南极科考特供膳食到保障世界军运会万人团餐,师生用实力为职业正名。

砥砺:赛事促进专业发展

实训室内,汪师帅教师团队将魔芋葡甘聚糖精准配比注入热干面改良实验,这项科研成果最终化作第四届武汉美食博览会上惊艳亮相的“魔芋热干面”,让传统小吃焕发科技新生。

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胡鐾文摄

全国餐饮创新设计大赛的展台上,含苞待放的荷花酥诠释着中式面点的千年神韵,酷似糖炒板栗的碱水面包演绎着东西方饮食美学的交融,葛根鱼蓉糍则重构荆楚风味。刘虓老师对学生参加烹饪类比赛持支持态度“参赛可以提高学生眼界,强化学生烹饪技巧,以赛促学,受益颇多。

求索:传统与现代的和鸣

智能化浪潮中,贺习耀用哲学视角解读技艺传承:“汽车替代不了行走,机械臂复刻不了掌心的温度。”这种辩证思维与学院的发展理念相契合,在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杨军“食烹一体”理念指导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实现共振:易中新创新低盐冰鲜技术让腌渍工艺,贺习耀利用科技机械实现葛粉鱼面量化生产,刘虓使用搅拌以及擂溃工艺完成鱼羊丸制作工艺标准化研究。烹饪专业的老师们都在积极适应科技的进步,传承手工艺的细节。

同学们做出的菜品。胡鐾文摄

浸润三十载油香的铸铁锅镌刻岁月包浆的竹蒸笼,与智能温控系统相得益彰,见证着烹饪教育的时代嬗变。当“烹饪艺术大师”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仅是烹饪行业的进步,更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动延续。这些三尺灶台前的耕耘者,正用他们的方式回答着时代命题:守人间烟火之本,铸创新发展之魂。

(编辑 张思渊 毛雨晴)

(图片 胡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