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赋能教育绝非简单的工具替代,而是需要重构教育理念、教师能力和学科体系。”3月15日至3月16日,在全国高校生成式AI大模型与区块链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荣誉副会长杨小平提出,要以AI为镜,重塑教育本质。

全国高校生成式AI大模型与区块链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现场。
这场研讨会上,40余所高校、6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与区块链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AI融入高校教育,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薛兵旺教授表示,生成式AI大模型与区块链的集聚正推动着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变革。而高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时,要学会借助深层次的AI大模型,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利用区块链构建更加公平可信的教育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得到公正认可。
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宇教授介绍,目前,该学院开设了省级一流课程《角色设计》,以课程AI智能体辅助设计为依托,深度融合思政、美育、学科竞赛资源的“一体多元、全程贯通”的教学创新体系,在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产教协同”的可复制模式。
AI在高校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谢伟表示,在生成式AI重塑人类知识生产与创造的方式,大学教育迎来根本性挑战的形势之下,各大学应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驾驭AI工具的“技术清醒者”,坚守人类文明独特性的“文明对话者”,无法被AI替代的人类能力边疆的“边疆探索者”。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黄卫祖以“人机协作,行思合一”为主题,介绍计算机建模建立智慧人生算法与AI赋能幸福人生,强调AGI时代,要求学生拥抱新技术、专注应用领域主动求变,敢想敢做。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霍楷以“艺术创新竞赛育人实践研究”为主题展开演讲,通过分析竞赛类别,从“五位一体”立体育人、优化流程示范育人、系统性竞赛育人经验、成果及转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该项研究,展示了竞赛课程因人而异、专创融合、艺韵传美的特点。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建国就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联邦学习架构及应用,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隐私保护、联邦学习模型、区块链与联邦学习的融合以及智慧教育应用场景中所运用的AI技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冯坚就AI音乐工具在音乐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讲述了AI技术赋能音乐创作以及音乐表演与互动,提高了音乐创作的效率性与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