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一口印着黄鹤楼浮雕的曲奇饼干,奶香味夹杂着树莓的酸甜,口感细腻,配上一口白桃樱花茶……3月19日,在武汉商学院举办的“文化赋能 非遗糕点讲好武汉故事”分享会上,毕业8年的校友朱棣文讲述了将武汉地标建筑融入美食文创制作的故事。
朱棣文讲述美食制作故事
朱棣文曾就读于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现为扬子江食品公司文创总监、不废酒业联合创始人。武汉地标文创的灵感,来源于读书时他的专业学习经历。“当初我们上课时,老师教我们把花纹、文字印在绿豆糕上,让我产生了在糕点上改变不同造型、不同图案的想法。”毕业后,朱棣文与团队共同制作完成了印有黄鹤楼、江汉关等武汉地标的产品。打开朱棣文带来的文创美食盒,黄鹤楼充满树莓味,江汉关变成姜味,巴公房子化身可可巧克力味,展现了江城味道的多种可能。
分享会上的各类糕点好看又好吃
此外,其团队开发的产品屡次刷新美食文创案例:原创“武汉印象”礼饼入选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糕点名单、樱花饼年售15万盒、携手武大华科等高校定制化文创合作项目。在场学生范玉超说:“地方特色转化融入了糕点造型,可以感受到这是在用美食传递武汉城市的文化,很有意义。”
糕点包装融入武汉文化
分享会上,朱棣文讲述了他和团队在打造成功产品背后不断摸索的过程。他坦言可能开发10个产品,真正能火的只有2到3个,要承受的失败风险很大。想法、设计、制作、模具、落地……食品跨界的重塑,也是一个对自我重塑的过程。“抢占年轻人的‘心’,要符合年轻人的需求。”朱棣文说,让传统适应年轻人的消费,也可以让传统焕发新生。(文 刘一淑 图 雷蔻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