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笔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育人的主要形式,我们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突出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持续深耕课程建设,在把准价值导向、精选课程内容、拓展实践环节等多个维度上守正创新两手抓,精心打磨出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劳动育人“金课”。
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导向,培养“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基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牢牢把准这一价值定位,首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新发展贯穿课程始终,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引导他们克服不良劳动观念的影响,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感召下,扣好劳动成就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用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帮助年轻的大学生厚植劳动情怀,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指引当今的大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最朴素的劳动观,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作为青春的座右铭,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实现青春梦想,破解人生难题,达成人生辉煌。其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以联合思维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的大融合,发挥劳动+思政+专业的协同育人功效。一方面,优化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配置,构建“1+N”的劳动教育课程群,发掘劳动课程中丰富的思政要素和专业元素,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成功嵌套。另一方面,在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中反向挖掘劳动教育素材,比如,在思政课教学中强调劳动精神、劳动规则等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通过专业劳动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构建劳动+思政+专业的多元融合课程,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只有价值导向鲜明、协同育人效应实现,才能稳稳立住劳动教育这门课程;课程稳住了,立起来了,才能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让大学生们在劳动意义深化、劳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上劳动。
精选劳动课程核心内容,培养“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应精心筛选和编排,推动劳动教育真正的入脑入心。近年来,武汉大学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劳动教育教学团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识课。同时,教学团队持续深耕课程建设,致力打造线上育人精品慕课。如何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链接?笔者认为,一是同频新的时代,主动因应劳动形态的新变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劳动不断增添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内容应在高校劳动课程中得到体现。高校劳动课程既要坚持传统的体力劳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习惯、熏陶情感、丰富生活,更要将课程内容扩展到现代的数字劳动、职业体验劳动、服务性劳动、审美性劳动,助推学生提高数字素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公共服务意识、获得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并最终成长为面向未来的具有综合劳动素养的人才。二是回归大学生活,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难想象远离大学生活的劳动课程会获得学生的关注,实现育人价值。面点烘焙、收纳整理等劳动技能课被学生一抢而空,是因为大学生们借助劳动技能的掌握解决了生活的小烦恼,理顺了个人生活;劳动创新、劳动健康被大学生们关注,是因为大学生们借由这些内容的学习,打赢了科创竞赛,健康了身心,丰富了校园生活;工匠精神引发学生共鸣,则是因为大学生们通过这些榜样人物深切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意义,认识了劳动所创造的美好社会生活。内容的精挑细选、与时俱进,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明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日益丰富,未来中国社会需要的是真正懂得劳动的知识性、创造性和复杂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拓展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培养“会劳动”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劳动教育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就是脑体的二元分离,因而需要借由实践路径的拓展,推动劳动教育从离身走向具身,将劳动与教育真正融合起来。如何在课程建设中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不妨这样尝试:第一,打造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同体,实现劳动教育协同育人。应以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各院系等单位牵头强化劳动价值观引领,教务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推进劳动课堂教育,后勤保障部、校团委等单位则主营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相互间各司其职,但又协同联动,通过顶层设计打通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之间的障碍,共同实现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品质有机统一的五大劳动教育目标,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第二,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将课程建设的终端延伸至实践环节。一方面,结合课程教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文明寝室评选、劳动主题教育、青年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受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用足用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们在职业体验劳动中习得新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应对未来职业生涯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运用大数据的新思维、信息化的新手段实现劳动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参与,要求大学生们以劳动实践成果可视化呈现的方式完成课程作业,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过程化、客观化、自主化的评价,将劳动实践环节通过云端引入课程教学,实现劳动教育“课堂”与“田间”的无缝对接,让大学生们在劳动理论学习、劳动实践历练的场景中自由切换、勤于练手,不仅爱上劳动、懂得劳动,而且真正成长为学会劳动的小能手。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