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武商院毕业生远征西南印度洋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1-02作者:浏览次数:17

(来源:东楚晚报。原标题: 黄石小伙远征西南印度洋)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诗般壮丽的语言,让人沸腾神往。

  2016年11月22日,执行中国大洋科考43航次任务的“向阳红10”船从浙江舟山起航,远征印度洋,考察总航程预计为2万海里,共220天,计划于2017年6月29日完成调查任务返回浙江舟山。

  现在,向10仍在大海上昼夜兼程。25岁的黄石小伙杨志猛,作为第二航段的唯一随船摄影师,已经随团返回,为我们带来远方清冽的海风,还有新鲜的故事。

随国家科考船去远洋

  中国大洋43航次计划航行时间为220天,分5个航段执行,前4个航段计划170天,主要工作区域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内,开展矿化异常区调查;第5航段计划50天,主要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开展以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为主的科学考察。

  杨志猛毕业于武汉商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科考队相中,邀请他作为第二航段的唯一随船摄影师,主要负责拍纪录片。

  随着第一航段的圆满结束,2017年1月6日晚,杨志猛随科考队从毛里求斯登船,开始了第二航段的旅程。

  “终于见到国家科考船了!”在海港边第一次与向10相遇,杨志猛内心一阵激动,白色的船身长约百米、总重4502吨,“坐上国家科考船出海,这神奇的感觉好像在做梦。”

  “大洋科考不同于普通的近岸出海,人员非常多,来自全国很多单位,第二航段有17个单位参与,该航次总共有几十家单位来参与此次任务。”中国大洋43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接受采访时说。

  初时的新鲜与兴奋,很快被小烦恼打败——杨志猛得了重感冒,再加上大洋深处的颠簸和风浪,他时常觉得晕晕乎乎的。

  在船上的工作并不轻松,实行24小时轮班至,三班倒,每班7-8人为一个小组,科考队员有的负责拆箱、安装等,有的负责巡查、调试仪器等,杨志猛也被编进了排班表中,他的主要任务是拉止荡绳。

  “止荡绳起码要4个人才拉得住,拇指粗的绳子必须戴上手套才能抓得牢,有时碰上风浪较大或者下雨天气,就更难拉了。”杨志猛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了指定区域开始工作时,连续工作了50多个小时,一直都在放抓斗,睡眠不超过10小时。

亲眼见证“小黄鱼”首航

  抓斗和“小黄鱼”是向10上的重点保护对象,除了有绞车和其他设备的保护,还需要人工用止荡绳来平稳摇晃,千万要小心不能撞坏了。

  “抓斗重达3吨,缆绳长度1万米,最深的一次放了4590米,那个大家伙一下可以抓上来很多东西,最大一次抓了一块约400公斤的石头。”杨志猛说,从海底抓上来的石头大多黑乎乎的、上面布满了细孔,是海底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痕迹,“还有一些黑乎乎的物质,据说就是海底面膜的原材料,女同志都很喜欢,但是并不能直接抹在脸上。”

  抓斗“收获”后,地质组、化学组、生物组等就赶紧围上前,立马进行样品描述、显微镜放大分析等,紧张而忙碌。

  此次科考队的重头戏,则是潜龙二号下水,1月18日的首次服役,杨志猛有幸亲眼见证。

  潜龙二号状似一条很可爱的小黄鱼,因此科考队员们都亲切地称它为“小黄鱼”,官方名字则是4500米暨自主勘探系统。

  提前潜龙二号的发展,一定要说到多金属硫化物勘探的特殊性,它最特殊的特点就是地形非常复杂,高差都相差在百米级以上,左右前后的地形都非常复杂。“抓斗下水时,碰撞都非常严重。”杨志猛说。

  “小黄鱼”在洋脊上工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非常灵活,理念就是它有很多避让措施,这就使得它首先能保命,放得出去收得回来。

  在第二航段中,共做了8个潜次下去,都成功回来了。但成功回来可不是那么简单,得益于“小黄鱼”有一系列的保命措施、规避措施。比如它前面有个声呐,这个前侧声呐可以扫到前面的障碍物,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范围之内,它就已经知道了规避、抬升、绕开障碍物。

  “小黄鱼”还非常聪明,会按照科考人员事先设定的路线来跑,在水下它可以自己计算出一个路径出来,这就是它的智能自主系统。

  对于这目前国内唯一的宝贝疙瘩,每次下水前,“小黄鱼”保障团队起码要花6个小时,整体做一个维护、配置、准备等工作。

夜钓傻乎乎的大鱿鱼

  终日在海上颠簸的日程,还有昼夜不休的轮班工作,让活泼的杨志猛也觉得有累的时候。

  “船上的科考队员大部分都是90后,团队很年轻很有活力。”杨志猛说,此次科考向10上第一次有了网络,让大家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也能上网、聊微信、发朋友圈,有时间就聚在一起做做家乡美食,队员们之间的感情很好。

  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还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

  此次科考队所处的西南印度洋,海产品比较少,虽是深海,但在深不可测的墨色海水里,其实并没有丰富的虾、蟹以及贝类等,但有一种海洋生物非常多——鱿鱼。

  在陆地和浅海,可是钓不到鱿鱼的,在白天也钓不到,只能在夜晚进行。钓鱿鱼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个钩子、绑上荧光纸,丢进漆黑的大海里,剩下的就是耐心了,只需要拿着绳子不停地晃动,就必定会有收获。

  “有了有了!”只要感觉到绳子一紧、像是挂到了什么东西,就赶紧收绳子,绳子那头十有八九是一条挥舞着触角的大鱿鱼。

  杨志猛说,钓起来的鱿鱼一般都有五六斤重,也有20斤左右的大家伙,鱿鱼的触角吸附能力很强,如果在拉起来的过程中让它们抓住机会吸到船体上,就很难提起来了,钓的时候还要带上手套,防止在跟它们较劲的过程中拉伤手。

  “越小的鱿鱼越鲜嫩,用开水稍微涮一下就美味无比。”杨志猛说,鱿鱼离开海水会很快死亡,因此鲜活的鱿鱼在菜场里几乎是看不到的,一般小鱿鱼用开水烫几秒钟沾上芥末、大蒜等就吃掉,“有人一晚上能钓到18条,太多了吃不完,就挂起来风干,准备将这大海的礼物带回家中送给亲友。”

  有时钓鱿鱼累了,就直接躺在甲板上,看头顶的星空摇晃着近在眼前,浑身的疲劳很快一扫而光。

难忘经历更为祖国自豪

  “漂在海上很有意思,浪特别大,一个浪打过来就有十几吨,像小山一样。”杨志猛说,船上还有两名气象专家,专门负责观察和预测天气,虽然科考选取的时间和地区算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但是碰上6-7级的风浪工作时,站在颠簸起伏剧烈的船尾,杨志猛说:“我真怕自己被颠到海里去了。”

  第二航段的勘测工作,除了来自大海的收获,还有一个特殊任务,收回OBS(注:即海底地震仪)。

  涌浪大的时候,船舷边会有一排橙色的风景线,科考队员分成两组,排在船舷边,头戴安全帽,拿网、杆子和勾,打捞这个球,前面打捞不到就赶紧跑到后面捞,场面非常热闹,也很辛苦,可能刚刚就在眼前的OBS,一个涌浪过去可能就在五六米之外,就够不着了。

  难得的是,第二航段对OBS既有收又有放,这是以前没有的,以前都是前一个航段收,或者前一个航段放,“每次收不上来损失就很大,既有经费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我们获不了数据。这个航段我们就有一台没有收上来,九套收回来八套,总体还不错。”

  第二航段的时间是2017年1月6日-2月10日,这是杨志猛第一次登上国家科考船出海,也是第一个飘在海上过的春节。陪伴他们的,则是浩瀚的海洋,和海底一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区,这也是中国大洋科考43航次所要勘探的面积。这一万平方公里被分成了一百个小区块,第二航段执行了其中大概二十多个区块。

  杨志猛说,本航次应用了近年来投入研发的高新技术装备,比如“小黄鱼”等。

  虽然已经回来一个多月了,但是杨志猛仍在整理和剪辑随船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此段经历他不仅终身难忘,更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因为放眼世界,有能力将科考队送进大洋深处做研究的国家,毕竟只是少数呢!

(原载《东楚晚报》2017年3月30日)